龙鹄,现就职于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钢”)制造部从事产品技术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品质特殊钢及绿色短流程冶炼工艺。
作为一名“85后”的产品首席研究员,她发挥专业特长,坚守科研一线,用实际行动为金属材料的绿色发展不断增添高“研值”:承担高端汽车控制臂用钢国产化项目,开发出国内首创独家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攻克轴承钢大尺寸夹杂控制“卡脖子”难题,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
攻坚克难,力破“卡脖子”难题
(相关资料图)
2018年1月,龙鹄博士毕业后进入宝武集团广东韶钢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进行培养,2020年3月,以优秀的成绩出站后继续在韶钢制造部从事产品技术研究工作。
这几年来,她积极主动学习相关产品知识和研发技能,不断拓宽视野和研究思路,攻克了一个个“卡脖子”难题:汽车控制臂用高强韧易切削钢生产难度极大,国内尚无成功经验,而国外对于其关键冶金技术十分保密,处于全面技术封锁的状态,2020年以前全部进口。
为打破这一垄断局面,2020年,龙鹄带领博士团队承担起高端汽车控制臂用钢国产化的科研开发项目,通过32次通宵达旦的试验,终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并成功研发出产品,并在2021年实现了稳定量产,成为国内首发并独家供应产品。
该项目获得国家博士后基金的支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有力促进了高端行业制造领域关键材料的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装备制造业2025”计划的实施,对高速、精密、重载装备及汽车用“钢中之王”轴承钢的疲劳寿命及性能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尺寸夹杂物的控制这一冶金难题成了“卡脖子”限制环节。
自2018年起,龙鹄又开始研究作为高端轴承钢的大尺寸夹杂物的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并成功将轴承钢水浸探伤合格率从36.5%提升至92.3%,产生经济效益3692万元。该项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
“不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都能在实验室或者生产现场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为推动钢铁工艺低碳绿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制造管理部炼钢工程师敖永明说。
携手共进,打造高“研值”团队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众人共同努力才能更快更高质量发展。”作为团队的首席研究员,龙鹄深知,“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在领导支持和鼓励下,龙鹄凝聚了一批博士及现场技术人员,博采科技精粹,本着“跟踪世界前沿,结合产学研用,攻克技术难题,打造拳头产品”的目标,打造一支高“研值”团队。
该团队立足于现场问题,充分利用博士团队理论基础、先进分析方法和手段,以及高校研究院所资源等,围绕特钢及工业线材产品质量、工艺控制、新技术的应用及检测技术等调研48项前沿技术,开展72次技术专题会,策划并实施工艺优化试验67次,近3年内完成省重大专项2项,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韶钢科研项目验收3项,在研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韶关市博士后项目、韶钢科研项目6项。同时,基于上述项目著有论文30篇;专利32项;著作2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冶金科技奖11项;韶钢科技奖24项。
近年来,她与团队成员突破一项又一项技术瓶颈,多个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均取得较好效果,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项目的历练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人才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我们国家正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要求我们应加强产品研发,研发绿色化、智能化的产品,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应该肩负起‘强国一代’的历史责任,永攀科研高峰,不断以科技赋能美好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聊及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的感悟,龙鹄坦言道。
关键词: